1)第636章 近距离研究黑洞?模拟电磁风暴!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S波研究基地。

  王浩收到了转发的邮件,并下载了附件内容。

  德莱特发来的邮件有点大,包括宇宙线化学、宇宙射线相关的资料,还包括了一份宇宙射线化学元素构成的测定数据,

  宇宙线化学的内容,好多都牵扯到了天文物理,研究的是宇宙线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来研究宇宙、星系、星体等领域的发展变换过程。

  宇宙射线相对容易理解的多,就是研究地球接收到的宇宙射线。

  德莱特所在的时空极限化学中心,一直以来做的就是宇宙射线的接收、测定工作,测定的内容包括元素构成、质子中子以及其他粒子所占的比例,以及频率、波形、能量等多方面数据。

  这些内容也谈不上有多珍贵,就只是实验研究测定结果,他们还会把一部分能够展示成果的内容发布出去。

  换句话说,一些相关的成果报告上也能找到类似的内容。

  但说不珍贵,实际上也是很珍贵的,成果报告、论文,发布的内容毕竟只是摘选,并不会发布所有的数据。

  德莱特发过来的是几种不同性态宇宙射线的测定结果,还附带了他的团队进行的各种分析。

  这样的内容一般是找不到的,只有专业机构、专业团队,才能够提供如此详细的实验测定数据。

  科研领域都是如此。

  比如,反重力技术理论,反重力中心研究到现在,都在不断在发表成果,但其他国家机构并没有完善的理论。

  他们了解到的信息也只是实验结果,所应用的‘大致’材料等数据。

  哪怕详细说明了所用材料含有的元素列表,想要还原制造出材料也是不可能的。

  王浩能调动国内科研机构的数据,但国内并没有相关的专业机构,有的只是一些研究天文学的小团队,他们的专业显然比不上从事几十年研究的时空极限化学中心。

  即便是在天文学领域上,宇宙线化学都属于小众中的小众。

  这个类型的研究不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学术领域被重视程度也很低,也只是在天文学有一定的影响力。

  王浩知道德莱特发来的内容是很难得的,他第一时间就写了感谢的邮件,还把德莱特的邮箱地址做了标记。

  这样一来,德莱特发来的邮件就能被邮箱管理专员直接转发过来,还会有带标记的特别提醒。

  之后王浩才安心看起了内容。

  他浏览了一下相关的研究介绍,仔细看了各类型宇宙射线的分析,随后就变得更加认真了。

  在绝大部分人眼里,宇宙射线测定数据就只是数据而已,就像是可见光有各种频率、各种波长似乎都是正常的。

  但王浩却察觉到了不一般,他联系湮灭理论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些宇宙射线是怎么形成的?”

  “黑洞喷发?星体爆发?还是星系内部剧烈活动,释放出了

  请收藏:https://m.dd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