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七章 三年后_木仙府种田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般的整齐模样。别说两位兄弟,我们平日进城也很是便利,省了许多力气。”

  “什么是医馆的泽人?怎么还和官府一起修路?”青衣人问道。

  结果这次接话的是那位脸色苍白的老母亲,“老婆子和我这大儿就都是医馆的泽人,我们农家人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却知道知恩图报,受了医馆的恩泽,我们就是医馆的泽人。”那农人也连忙点头附和。

  青衣人更好奇,“这医馆是什么地方,难道医术很好?”

  小伙计在旁边实在听不下去着母子俩说话慢而不清,忍不住插言道,“客人有所不知,这医馆叫百姓医馆,在我们花王城的东面,平日里给我们这些穷苦之人看病,都是不收诊费的,就是药费也只收本钱,而且家穷没有现钱的,还可以记账,最后用鸡蛋,用柴火或者做工顶替都行。最重要的是那里的大夫医术高明,仁心仁德。从不因为我们百姓穷苦脏污就慢待。去年有个乞丐摔折了腿,就是医馆给治好的,后来还给安排了个守夜打更的活计。”

  “是啊,是啊,”那农人也抢话道,“我老娘的咳病就是在医馆治好的,当时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就是记得账,所以修这条路时,我来做了十日工还了药钱。不过,这两年种了新菜蔬,家里日子好过了,我可都是拿得现钱来看病,咱可不能让人家仙夫人搭太多银子。”

  “可不是,这位大哥说的对。我听人家说,以前仙夫人每个月都要往医馆里添几百两银子,也是这两年大伙日子好过了,才稍微少添点。”小伙计立刻附和道。

  青衣男子的兄弟性子有些莽撞,有些不屑的说道,“修青石路这样的活计属于出大力的,一日怎么也要一百文工钱,十日就是一两银,这药的本钱也够贵的。”

  那农人听出了他话里的讽刺,立刻拉下了脸,“这位兄弟不知道实情可不要如此说,别说出工十日,就是一年的工钱都顶不了那药钱。我老娘的病,当初在城里医馆也诊过,大夫们都说不成了。后来听邻人说城东开了新医馆,我拉着老娘就去了。人家王大夫硬是切了一只百年参给我老娘配药,最后听说我没银子,就只记了一两银子的账。要知道那可是百年参啊,得卖多少个一两银子啊,把我们一家人都卖了也不够。况且,我们修路时,人家仙夫人怕我们吃不饱伤身体,足足拉了几十车细面过来,日日给我们吃大白馒头,喝骨头汤。我这辈子也没吃得那么饱过,真是香啊。天下哪还有这般仁慈的人?如果有谁说仙夫人坏话,我王大第一个不让他。”

  青衣人狠狠瞪了一眼自己兄弟,连忙安抚脸红脖子粗的王大,“我这兄弟岁数小,小时候又常被富人欺负,所以,难免有些脾气暴。王老哥可不要介意。”说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