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尘埃落定_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个朝代总会有施政错误,百姓们就会认为朝廷内出奸臣,要惩治奸臣,这时一些人就要倒霉了

  而在金军南下,威逼汴梁时,李纲整出一个六贼,六贼成了出气筒,消减了愤怒的民意。其实六贼很冤枉,他们的确是结党私营,的确是打击报复,的确是坏事干尽,可是金军南下管他们毛线,将所有的罪名推在他们身上,也太看得起六贼了。

  如今靖康之耻,百姓憋屈到了极点,急需要发泄怨恨之意,张邦昌这个儿皇帝就成了最佳的出气筒。谁让他倒霉呢!

  张邦昌本来罪不至死,可是百姓要发泄情绪,于是他必死。

  恍然间,赵朴有些明白,他思考问题太过理性了,却忽略了很多事情充满了感性。人是感性动物,思考问题,做事情,不会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保持睿智,往往是意气用事,做一些偏激,甚至是错误的事情,直到了做了之后,才发觉是错误,甚至一直认为正确。

  愤怒和仇恨,往往蒙蔽了许多人的理性,冲动行事。就好比,宋金之间的实力差距,还都汴梁的坏处,如何抗金等问题,难道这些大臣真的不知道吗?

  仔细思考,很清楚分析到其中的利弊。不过在靖康之耻,这样千古未有的大耻辱面前,许多的大臣早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早已经忘记了理智为何物,往往是采取激进,冒险,极度不靠谱的抗金方针。

  他们智商本身很高,可是在仇恨的影响下,变成了二五零。

  可是赵朴却是穿越而来,思想中保留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别看此时你死我活,几十年后,照样是一家人。因而,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局外人,因为是局外人,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宋金之战,少却了几分情绪化,偏激化,多了理性与合理。

  …………

  张邦昌还是免不了流放,被贬至潭州“安置”,“令监司守臣常切觉察”,饮食起居都要向尚书省报告。

  总之是一楼到底,再无翻身的机会,而此时应天府的百姓,以及官员们连声欢呼万岁,似乎他做了一件极为伟大的事情一般。赵朴得知,百姓大臣欢呼的情形之后,心中直翻白眼,打不过主子,就拿奴才出气,果然是够有风格。

  不过他无暇顾及这些。

  李纲、宗泽、张所等人要赶赴各地防备金军南下,按照金军的习惯,多是秋高气爽,马肥的时刻出兵。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构筑防御体系,免得金军南下时,束手无策。

  而朝中政务都交给汪伯彦、赵鼎、范宗尹三人。汪伯彦是议和派,而赵鼎是主战派,而范宗尹则是一个面团。他们三人都是有才能的,不过缺点也是巨大的,汪伯彦太过圆滑,赵鼎太过刚正,而范宗尹则是墙头草。

  这样的三人组合,最为精妙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