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52章 挫挫三孙的锐气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不是看在你是徐怀锦父亲的份上,咱早就一刀给你咔擦了!

  没想到,徐增寿冷笑一声:“陛下,吴王到底是什么人,把一个人带到这里,一切都清楚了。”徐增寿道:“怕只怕,有人不敢当面对质。”

  徐增寿说完,特意瞄了一眼朱允熥。

  朱元璋正要发火,朱允熥站出来说道:“陛下,就让他把人带来吧。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朱元璋道:“人在何处?”

  徐增寿道:“在我府上,只要陛下派人过去,他们自然跟着前来。”

  朱元璋安排毛易去徐增寿家带人。

  在等人的过程中,朱元璋走了回去,坐到了沙发上。

  朱元璋知道,此时三孙不会把他连人带沙发送到西域去。

  站得时间太长了,膝盖受不住,人老了啊。

  至于徐增寿说什么三孙心向异族,不是大明的子民,那是他格局太小了。

  以为放掉胡人就是一种罪过,以为少杀胡人就是心向异族,他哪里知道咱三孙的心胸和志向?

  三孙那个时候就知道,西域就是咱大明的,西域各族就是大明的子民!

  包括兀纳失里手下的胡人,也是!

  打下一个地盘,人都杀光了,无人牧畜,无人耕种,要之何用?

  让木扎儿到大明京城来任职,既体现了朝廷对乌孙人的重视,又防止了乌孙人心存异志。

  徐元璋感到,徐增寿带的人,大概率是徐怀锦。

  也许是徐怀锦对于咱的安排不是很满意。

  咱当众正式宣布了沐瑶和吴王的婚事,让徐怀锦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因此,徐怀锦在向父亲徐增寿叙述西域经历的时候,对于朱允熥的评价可能带着偏见甚至怨言。

  徐增寿会错了意,把朱允熥想得太坏了。

  朱元璋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所有的大臣都不敢争吵了。

  甚至连小声议论都不敢。

  都知道,此时的朱元璋其实是满肚子怒火。

  此时谁弄出动静,完全就是找抽。

  不一会儿,毛易将人带到了殿门口。

  众人均扭头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有两个人。

  一个矮个男子,谁都不认识。

  另一个人,几乎无人不识、无人不晓。

  此人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高僧,主要任务是随侍燕王,诵经祈福。

  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

  朱允炆登基后,燕王提出的“清君侧之恶、还天下之明”的靖难口号,正是出自姚广孝之手。

  姚广孝最让人熟知的是,那天陛下出现在城楼之上,燕王带燕军跪倒在地,只有姚广孝和他的学生吴伯宗没有跪。

  姚广孝则是拿出匕首当场透胸,喷血而亡。

  谁知道,姚广孝竟然死而复生,并且突然出现在这里!

  难不成,此人只是与姚广孝面貌相似?

  “贫僧道衍,参见陛下。”

  果然,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十四岁时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