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战后处置_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方震孺巡按辽东,对辽东总兵李光荣等人的处置意见也终于上报。

  尽管薛国用等人努力收拢了不少的溃兵,不过他们的能力也就那样,士兵们对他们并不信任,也早被鞑子吓破了胆,大部分都不敢再呆在前线,所以还是有近两万溃兵一路奔向了山海关,并摆出了冲击关门的架势。

  对这些士兵,朱皇帝也没有什么愤怒的情绪。他很清楚,朝廷待这些士兵们不公,他们胆怯,不肯为大明卖命很正常。错的不是他们,而是大明的满朝文武。

  这次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让辽东一众文官都一致地把辽东总兵李光荣给推了出来,当了背锅侠。

  这个李光荣,属于辽东将门那些渣滓中各种毛病都有的集大成者,朱皇帝当然不会保他,直接下令将此人押解进京,等候处置。李光荣下狱之后,他很快同意了朝堂上的决定,让援辽总兵刘渠升任辽东总兵。

  与此同时,在皇帝催促下,辽东经略职位暂时还没交接的蓟辽总督文球,也上奏了对一些辽东武将的处置意见。

  然后,朝堂上的这帮文官们,又一次收了一些武夫的钱,准备把一些渣滓轻松放过。

  最让皇帝生气的是,总督文球本来报上的是鲍承先为一等有罪,可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官员们收了鲍承先家人送的银子,却是准备轻轻放过。

  鲍承先这个人,另一时空在广宁之战中投降后金,后来在满清还混得不错,最终名字列入了清修《贰臣传》。

  朱皇帝在上面看到了兵部对鲍承先的处置,自然是大怒,直接派人把鲍承先的黑材料,丢给了一些御史们。

  对于鲍承先这种在另一时空名字上了《贰臣传》的大汉奸,朱皇帝从来都是深恶痛绝,把这种人留在广宁也是巨大的隐患。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朱皇帝发现,另一时空里,葬送广宁直接责任人,大汉奸孙得功,他现在却是不好按正常程序处置,这个孙得功一直驻守广宁也没机会犯什么错,这会他也没被王化贞叫去策反李永芳,所以还没有被人策反投降后金,拿以前的事和一些时下武将都有的毛病定他的罪,并不合适。

  不过,皇帝要杀人,还管他什么合适不合适,他已经直接下了调令,让孙得功进京,准备近期就干掉他。

  很快,就有御史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景荣和武选清吏司的一干官员官,以及不断逃跑的败军之将鲍承先。

  看到御史又在搞事了,首辅刘一燝不由有些头疼,皱着眉说道:“次辅,此事有些难办。”

  韩爌也是一脸苦色,“就怕天子又要兴大狱。”

  两人枯坐了着,相顾无言了半天后,刘一燝终于开口道:“让他们处置一两个,先平息皇上的怒气再说吧,皇上若是不满,非要兴大狱,老夫也只有请辞了。”看書喇

  韩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