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帮顾廷烨挡刀了_知否:我是袁文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帮顾廷烨挡刀了

  “殿下英明。”袁文绍拱手道。

  “对了,河湟那边的消息我已经跟父皇说了,父皇已经派人打听了。”赵策英说道。

  “西夏此时无力图谋河湟,确实是不错的时机。”袁文绍点了点头。

  西夏之前一直在经略西域,然而大周夺下灵州城,打通了通往西域的路,对西夏经略西域有很大的冲击。

  赵策英叹了一口气,说道:“西夏没有功夫对河湟动手,大周也没有啊。刚开始本王听到朝廷竟然连将士赏赐抚恤的钱财都没有,本王很难相信。但是本王仔细了解后,发现朝廷除去正常开支外,确实没什么多余的钱财了。别的不说,光是每年往边境供粮,就花费巨大。”

  北方和西北防线,驻扎了大量的士兵防守。

  光靠北方和西北根本供应不上,还需要从南方调集粮草。

  虽说运送粮草可以征兆百姓服徭役,但是运粮途中吃喝,却要朝廷承担。

  这也导致每年光是运粮上面,就要花费很多成本。

  袁文绍闻言沉默了一会,说道:“殿下,臣倒是有个办法,可以减少这方面的开支。”

  “哦?”赵策英惊讶道:“什么办法?”

  “军粮需求大,全由朝廷运送花费太大,可以交由商人来做。”袁文绍说道。

  “交给商人来做?”赵策英眉头微皱,一时间没有明白袁文绍的意思。

  袁文绍斟酌了一下,说道:“殿下,朝廷税收粮食占比不大,经常还需要从民间收购。完全可以把这件事交给商人,让商人从南方收粮,运到北方和西北军营,按照粮价给与商人合理的报酬。”

  “朝廷运粮还可征兆徭役,若是交给商人,岂不是花费更大?”赵策英问道。

  袁文绍笑道:“殿下,臣说的好处并不是给商人钱财,而是盐引或者茶引。”

  大周盐茶都是官营,商人可以向朝廷缴纳银钱购买盐引和茶引,然后凭借盐引和茶引去提盐和茶叶。

  简单来说,盐引和茶引有些类似后世的买指标。

  袁文绍的意思,就是用盐引和茶引来给那些运粮的商人结账。

  他们运送多少粮食来,给他们相应价值的盐引和茶引。

  商人们在运输粮食的过程中,并不能从朝廷手中赚取丝毫好处,甚至还要承担运输的成本,但是他们拿到盐引和茶引,却能靠着卖盐和卖茶叶赚钱。

  这个方法也不是袁文绍想出来的,历史上明朝开始用的就是这个方法,被称之为开中法。

  这么做对朝廷有很大的好处,首先朝廷不需要组织人手来运送粮草,也不需要拿着银钱到处收购粮草,节省了一部分开支的同时,也省掉了许多精力。

  赵策英听完仔细思考袁文绍话里的可行性,越想眼睛越亮,不过很快他就哭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办法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