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七章 人口增长和新粮食的推广进度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皇太极的和谈,秦川很感兴趣。

  并非要和谈,而是想知道,皇太极能做出多大的让步。

  他知道,大同和宁武关那几战,把皇太极打疼了。

  所以,冯一龙回到揣窝沟当天,秦川便只带一百红衣侍从离开揣窝沟,北上清水河。

  但他并不急着赶路,因为杜度没有带献礼来。

  他让传令兵给杜度带一句话:没献礼就免谈。

  同时,他让刚刚跟冯五豹换防的刘有柱,领两千无当营前去清水河,以防建奴突然袭击清水河。

  安排妥当后,秦川开始慢悠悠地视察沿途的州县,视察文成建立的行政体系,看看王继宗的农业发展和水利工程搞得怎么样。

  黄河沿岸的防务就交给冯一龙了。

  洪承畴是不敢渡河的,就算黄河封冻,他也不敢过来。

  寒冷的冬季在缺乏补给的黄土高原行军,纯粹就是找死。

  ……

  十月中旬,晋西北的高原上温差极大,白天暖日当头,夜晚寒风刺骨,脚下的黄土地开始进入夜晚冰冻白天解冻的不断循环。

  从兴县到保德州一带纵横交错的沟渠里,到处是挥舞着锄头铁球辛苦劳作的百姓,他们要趁着土地尚未彻底结冰之前,多挖几个深坑,多修几座水塘,好让来年冰雪融化时能多存点水。

  秦川的一百红衣侍从就像一条耀眼的火龙,很引人注意,所到之处,正在劳作的百姓无不放下手中工具,纷纷朝秦川跪下,恭恭敬敬喊上一声“拜见将军”。

  以前,秦川还不太适应被这么多人跪,但现在,他不会再阻止这些人下跪。

  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君上臣下思想还是要维持的。

  王继宗原本在三岔城一带主持玉米、土豆和番薯的粮种分配工作,听到秦川正由南往北视察后,便从三岔城赶到保德州的朱家川河一带向秦川汇报工作。

  秦川和王继宗都很重视新粮食,尤其是玉米。

  虽然土豆的产量比玉米高很多,但种植土豆所消耗的种子太多,这两年来种出来的土豆,除了个头太小、生病或畸形的之外,其余的全部留作种子,用来扩大种植面积。

  但,两年下来,土豆的种植面积也才扩大了不到两千亩地。

  主要原因就是种子。

  一是种子数量不足,

  二是种子在冬天不好储存。

  土豆这玩意很娇贵,温度冷一点会被冻伤,温度高一点就会发芽,这两年来,烂在地窖里的土豆总数得有好几百石了。

  王继宗让人挖了十几个深浅、朝向、湿润度等都不同的地窖,经过一轮试验后,才找到了最合适储存土豆的窑洞。

  纵然如此,种子数量的问题还是没法解决。

  王继宗粗略算了算,若要将土豆种植面积扩大要二十万亩,至少需要四年,这还是把所有健康的土豆都留下来做种的情况下。

  听到王继宗的汇报,秦川算是明白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