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奉诏整军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到开封,柴荣就开始论功行赏。

  赵匡胤由于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深得朕心,被提拔为殿前司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禁军是全国战斗力最强的“中央军”,柴荣的后周禁军有两大编制,一个是殿前司,一个是侍卫司。

  殿前司都虞候是禁军主管军法的副司令,赵匡胤一跃成为后周的高级军事统帅,柴荣立即给他下达一个重要的军事任务:整顿禁军。

  自打隋文帝杨坚开启了科举选官的新模式,科举考试成了草根改变命运的直通车,登天的梯子。当年考取的进士,都会拜在主考官大人门下,自称门生,因此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都会桃李满天下,满朝官吏都成了他的学生。

  赵匡胤这次奉诏整军,干的也是主考官的活,一大批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通过这次整军考核,纷纷被选拔出来,得以重用,这些将领,自然感恩戴德,都愿意听赵匡胤的,唯赵匡胤马首是瞻。

  为了搞好这次整军工作,赵匡胤专门派人将道长苗广义接到开封,协助他完成整军工作。就好像鼓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僧人姚广孝一样,苗老道的心思也是全在如何让赵匡胤成为真龙天子上面,有句话怎么说的了,叫皇上不急太监急,现在的情况是赵司令不急,苗军师急。赵匡胤每天干什么,苗广义知道,苗广义每天干什么,赵匡胤不太知道。

  首先,苗广义派人到昆明寨,将董龙董虎兄弟和他们的人马,召至京城,编到赵匡胤的禁军里,将这些人的身份洗白。

  同时,招募那些混迹于江湖的草莽英雄(占山为王的绿林豪杰或者江湖游荡的好汉)加入禁军,世宗柴荣也认为“趫捷勇猛之士多出于群盗中”,当初为打高平之战,柴荣也招募了不少“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这些人投靠柴荣后,不但免去之前所犯的罪,甚至还有机会直接做上皇帝近卫的位置。在苗广义的斡旋和招募下,张琼等很多草莽英雄都相继投靠了赵匡胤,这些人在以后也的确为赵匡胤的称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身为后周天子的柴荣,想要的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国家军队,赵匡胤很出色地完成了整顿禁军这项任务。

  禁军当中,所有年老体弱的,能力才干不足的,都被剔除,全部换成了那些年富力强的精兵强将,后周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加了。

  以国家的名义,赵匡胤把殿前司和侍卫司禁军都换成了自己信得过的或者是认为可行的人。

  通过整军,赵匡胤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光义、韩重赟、王政忠结为“义社十兄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圈。

  十兄弟,谁是大哥,谁是小弟,史书并没有记载,这些人后来都成了赵匡胤的得力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