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踢出阎浮提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远比演绎精彩,也比演绎冷血。

  这天早朝,大宋首相赵普,当着群臣的面,公布了“金匮之盟”的遗诏,这不亚于一场七级地震。

  赵光义继位这么多年,之所以不被世人所认可,就是因为没有太祖的遗诏。现在“金匮之盟”公示天下,赵普当着群臣的面言道:“太宗继位,那是杜太后的遗命,太祖认可,臣赵普记录的。”

  有了“金匮之盟”,又有见证人,大宋宰相,赵匡胤的佐命功臣,开国元勋赵普亲自出来作证,足以证明太宗继位是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所有的流言蜚语顿时不攻自破,全部歇菜。

  众臣还能说什么呢?磕头吧!群臣跪倒,山呼万岁!

  这一天,是太宗最理直气壮的一天,他甚至想骂街,“朕就是这如假包换的山河大地之主,睁开你们的牛眼好好看看,这就是铁证!铁证如山,徒劳争辩!”

  “金匮之盟”的出现,同时惊到了一个人,这人就是太宗的弟弟,魏王赵廷美。根据昭宪遗诏,自己是大宋朝的第三任接班人,这绝对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金冠,夸嚓一下落到自己头上,真是做梦都会笑醒了的好事,啥也别说了,回家庆祝吧。

  太宗一高兴,趁火打劫的就来了。

  ◆请僧如愿

  建寺造塔,度化众生,本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有位天台寿昌寺的僧人,正在开封化缘,听闻宰相赵普回归,金匮之盟昭告天下,觉得这正是绝佳的请赏的机会。估计是敲寺院的晨钟暮鼓习惯了,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竟然敲响登闻鼓,要向太宗皇帝化缘。化缘都化到皇上这里了,这和尚的胆子足可以包天了。

  登闻鼓一响,太宗就紧张,自打当上皇帝,这鼓还没响过。没个冤没个灾的,谁敢敲这东东啊。

  和尚被大内侍卫押上金殿。根据佛典《梵网经》规定:僧人可以不拜帝王。不过,到了北魏时期,僧人法果带头致拜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法果自有一番言论,他称拓跋珪是“当今如来”。

  法果道:“能弘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拜佛耳。”法果的这个标准答案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一直被沿用,奉为经典。

  估计此时,寿昌寺的和尚也把太宗当成了“佛祖”,恭恭敬敬地向上叩头,山呼万岁,言道:“祝我主圣寿无疆,江山永固。”接着,起身,向左右文武群臣拱手致意:“伏愿驾部诸官,常居禄位,福寿安康。”贸然朝见皇上,礼节和规矩不能少。

  太宗正一肚子小问号,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和尚不在山中修道,为啥敲响朕的登闻鼓,扰朕清闲,是何道理?若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却还罢了,如若不然,朕定然赏你个二十大板,送你去天牢修炼。”

  和尚道:“贫僧所在的寿昌寺,由于年久失修,庙也烂了,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