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客至_锁金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旧时的习惯,出了元宵节才算完整的过完了年。只是初二开始便不那么隆重了,无非遵守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今年立春落在初七日,一早府里的女孩子们便忙起来,剪人形的五色绸贴在屏风上,又在金箔上雕刻人胜戴于鬓角。初七还有做煎饼的习惯,要在庭院里亲自动手,这就难煞养尊处优的娘子们了。

  弥生拿着火镰的时候,简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原本男人才会做的事,她办起来也毫不费功夫。引火、支锅,驾轻就熟。姊妹们都感到惊愕,她站在那里,却恍惚有了点格格不入的悲哀。

  “我不是深闺里的娇娘子,我是假男人。”她垂着嘴角,盘弄手指头。

  众人大笑,“说浑话哪个娇娘子比得过你去你是巾帼英雄,文武全才”心里喟叹着,到底在外求学苦,真真练得刀枪不入了似的。这样的女子不多见,也许将来有番作为也说不定。

  这儿谈笑着,底下几个侄子挑着挂了钱串的竹竿来,骨碌碌围着火堆打转。道生一看就驱赶,“去、去,哪里不好玩,跑到这里来耍把戏仔细告诉你们父亲打你们”

  孩子们撵走了,莲生笑道,“真是晦气,打粪堆的东西,偏拿到锅灶边上来。”

  那些竹竿是年初一遗留下来的,关于打粪堆有个典故。说河间商人区明有一天经过彭泽湖,从河水里出来个衣着华美的人,自称青洪君。请区明过府游玩,有厚礼相待赠。青洪君问区明要什么,边上人教他说“但乞如愿”。如愿本来是青洪君珍爱的婢女,最后不得已,赠给了区明。自此以后区明的任何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只可惜那区明度量狭小,大年初一如愿起的晚了些便棍棒相加。如愿逃到了秽土堆里,区明用钱杖敲打呼唤,但如愿再也不回来了。后世把这故事演变成了习俗,打粪堆乞如愿,希望可以心想事成。

  弥生并没有那些忌讳,忙着捞袖子熏饼子,边道,“孩子家,有什么可计较的。我先头想问,一打岔忘了。上年我走的时候玄生姐姐的二嫂有了身子,怎么如今不见孩子”

  玄生哦了声,“下雨天里打檐下过,滑了一跤,把孩子跌掉了。说起这个来呕得慌,我母亲不问情由就骂。二嫂子可怜的,身子虚着呢,跪在胡床上打拱磕头。真是惊着了,到现在总病歪歪的。”

  那位嫂子出身也不俗,前朝的辽东郡主。可惜娘家失势了,婆母要寻衅,只有忍气吞声。

  几个女孩子都是没出阁的,推己及人,免不了“悲且伤,参差泪几行”。

  这头感慨着,两个大房的嫂子携手过来。探身看看她们做的饼子,笑道,“大人们登高去了,差我们来问可吃得今日上新菜,厨里供了羌煮貊炙和醋芹,只等着你们的熏饼就菜呢”

  再一打量,那四个裹着袖子站干岸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