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四大文人(求订阅,求书评)_虞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说错吧。”

  “没有错,刘兄弟说的简白了一些,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刘思永继续说:“那么好,他文第一句是什么?”

  “臣闻:人君致治,在力行不在多言。人臣进言,与其文勿宁其质。”

  “这里就是奇文的所在,虽然太宗不让上八股,但是这一句不就是破题吗?文章虽然奇,但是内容真是令人作呕。”

  东小姐听到这话,询问说:“这有什么?”

  “东小姐你忘记了,太宗说了,虞人质,魏人文,这个与其文勿宁其质就是说,这文人要丢掉魏朝的文,去臣服虞朝的质。这句话就是要文人投降而已。太宗见到这个文章岂有不喜。”

  刘思永说到这里,将继续说:“后面的小讲,倒是中规中矩,不过是替太宗发问,为什么这样。”

  “那么他又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刘思永说到这里,忍不住干呕一下,对着东小姐说:“实在令人作呕,东小姐你还是不要听下去比较好。”

  “无妨,反正路上闲的无事,你继续说说就是了。”

  “既然这样,小的就先把起比背给东小姐你听了。”

  刘思永背了之后,东小姐也觉得不对劲,询问说:“这一比好像有些不妥。”

  “当然有不妥,他将天下不安定,完全归罪于北人,他们南人遵纪守法,明白事理,清正廉洁。北人完全就是自己杯弓蛇影,才会对南人有所排斥。”

  “接下来又说他们南人打下天下,不能不有权有势,只能怪你北人自己不中用,没有能力当官,只能在一旁嫉妒,造谣生事。”

  随良佐听到这里,摇摇头说:“尤师鲁的心思未必如此。”

  “随兄还想要说后面吗?他倒是提出了一些套话。不过此文最后的马屁功夫倒是到了家。”

  说着刘思永将最后一段给背了出来。

  “抑臣所祈者:愿复古日御便殿之制。令大臣如唐虞君臣之论道,取章奏面相议订。谏官仍得于仗下封驳。则上下情通,南北道合,中外权均,宰相不仅以奉行为职,卿式不仅以署纸为能,则中心隐微皆可告语,而海荒万里如在目前,此古和衷之美也。又何远近百姓之风之不可同欤?”

  刘思永也给是东小姐解释了一番,这是夸虞朝的,唐虞君臣这里是夸太宗乃是尧舜,这个论道的目的就在于乾纲独断,自古和君王论道,基本就是听君王垂示,没有敢反驳的。封驳这里是加上制约,免得言官添乱。中外权钧是指中央地方两处平衡,让朝臣外臣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一言九鼎,天子独治。

  这一段就是虞朝治理天下的现状了,他如今好像是提出来,实际上就是夸赞虞朝的治理有术。

  刘思永说完,感叹说:“此文的确是奇文,只不过如此丧尽天良,实在让人痛恨。”

  随良佐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