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求学兵法_带着名将混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咸很想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去找贾诩商议自己的计划。只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刚吃过中饭,正是军营里人多嘴杂的时候,他就忍不住跑去骚扰贾诩了。

  变化的开端,始于何咸翻开了《孙子兵法》。

  对于拐带羌胡士卒之心一事,何咸并未考虑太久。毕竟他的计策并不难,操作起来也简单,关键只要贾诩肯推波助澜、大力支持便好。由此,趁着无事,何咸想起自己还要学习一下兵书战策,便翻开了从府中带来的《孙子兵法》。

  翻开之前,何咸还有些自得的。毕竟穿越之前他也是大学毕业,虽然后世大学生已满地走,但能上大学说明何咸至少是苦学了十几年的一个人。相比起汉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文盲的人来说,他绝对属于博学之士。

  再算上汉代没有网络,连印刷技术都没有,书籍难以传播。人们说是求学,可读过的书籍其实并不多,只有那些根深蒂固的大家族,才可能藏书百卷。可即便如此,跟何咸这种随意能够获取各种知识的现代人比起来,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然而刚一翻开竹简,何咸就觉得一阵头大。

  繁体字并不是问题,以前的“何咸”并非文盲,联系着他留下来的记忆,何咸还是能认出个差不离来。

  问题在于,古人的书写、阅读习惯和现代人完全不一样。

  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的读倒也罢了,何咸虽然不习惯,但是他可以慢慢适应。

  可问题在于,何咸翻看竹简之后,他才发现这个时代,是没有句号逗号感叹号的,什么标点符号都没有。

  汉朝其实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标点符号,也就是所谓的“句读”,可这只是小范围内的运用,而且基本上都是读书人本人根据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加的一些断句而已。

  以何进杀猪出身的知识素养,他能给《孙子兵法》做句读?那他早就不会死得那么窝囊了。

  因此,何咸从府中带来的这本《孙子兵法》,是连半个句读都没有的。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学过的一段读下来,何咸都已经读得咬牙切齿了。

  学过的,知道意思的,何咸还能勉强读下去。

  但是到后面,很多篇章何咸连看都没看过,根本就不知道意思。不知道意思,不能理解,也就没有办法通读一遍,更加无法理解,就此陷入了一个恶性死循环中。

  “这书没法读了!”

  整篇下来,何咸只能将《孙子兵法》上面的字读下来,感觉上面的字他都认识,可连在一块一大堆,何咸就一点都不认识了。这样的话,他连“不求甚解”的地步都没达到,相当于把一道精美的饭菜直接咽进喉咙里,既浪费又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

  “怪不得古代需要学馆,需要老师来讲解。要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