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页_秦朝的美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队不好,而是军队纯粹是白养活人的,这个时代生产力太低下,供不起那么多人消耗,勉强温饱已经很不容易了。

  原来如此。

  李季阳明白了,匈奴人是悄悄地来,想打自己这一方一个措手不及,结果没想到秦军是时时刻刻枕戈待旦,一来就被揍的溃不成军了。

  不然匈奴人也不会连牛羊都丢下了,他们那里可正在干旱呢!

  朝廷喜事连连,整个秦国都喜气洋洋的,连带着地里的庄稼也好了,虽然因为干旱,粮食颗粒没有多少饱满的,但是也绝对饿不死人就是了。

  李季阳为了让平民们好过一些,让粮店收购瘪粒的粮食。

  瘪粒的粮食?许义还在研究水利工程,但是被叫来之后只是吩咐他让两点收购瘪粒的粮食。

  对,瘪粒的粮食,喂牲口的,或者装枕头都行。李季阳指点他:还有鸭绒,雁绒,这个可以做羽绒被。价格给的高一点,反正是卖给有钱人,他们不差钱!

  裁缝们已经研究出来如何做能没味道,布匹也让织娘们弄出了如何才能不透羽毛的程度,如今羽绒被慢慢的在上流社会里普及了,就好像当年的火炕、火墙一样成为了冬曰里必须有的装备。

  诺!许义听了才明白这是为了平民好,种了一年田地的他们收入多一点,日子也好熬一些。

  韩国使臣三日后离开了咸阳城,随行的一万秦军全都是禁军里调拨出来的,这些人被李季阳选出来训练了一下,告诉他们不许在韩国飞扬跋扈,对接来的人才更要礼遇。

  羸政除了派人去接,还派了上千辆大车帮忙拉东西,搬家嘛,总要有些行李。

  除此之外,还有甘磊亲自去,他本身是郎中令,兼职舍人,完全可以代替羸政本人,去接手十三座城邑,需要甘磊在当地挑选人手派人管理。

  而蒙骜的大军没回来,还在边境守着呢,等人交接完了,还有不少东西也需要他的大军运回来。

  吕不韦很想跟甘磊争一争这个差事,结果羸政派他去巡视秦国的田地,为秋收做准备!

  这是不想让他在甘磊不在期间,一家独大的意思。

  连王绾都被羸政派去巡视秦国的吏治了!

  三伙人他一个都没留,这是要独掌大权的意思?

  朝中众人都在想这件事情,李季阳也在想,甚至都问了出来:你这是要干什么?

  先生这次是不得不去,事情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吕不韦的势力够大的了,不用再给他扩张的机会;王绾是个狡猾的家伙,别看闷不吭声却心里头算计不断,也不是个好东西!羸政跟李季阳解释:再者,韩国的东西马上就要到了,那么大一块肥肉,我可不信他们不动心,所以派了先生过去把关,再把吕不韦跟王绾支出去巡视,等他们回来,这些东西也都分的差不多了。

  那他们不会心生怨恨?李季阳心说要是他自己栽了树结果后果子被别人摘走了,他也会生气的好不好?

  尤其是那摘果子的人还是支走他的那个。

  他们没那个胆子,最多私下埋怨。嬴政满不在乎:真想干点什么,也得问一问大秦那些将士们同不同意!最主要的是,不能让他们趁着这机会跟军中有什么牵连。

  李季阳点头,他想他明白羸政的意思了。

  他之所以不惧吕不韦跟王绾,就是因为他们再聪明,也只是文官,武将们不买他们的帐。

  要是他们跟武将们搞串联估计他就得懵了。

  兵权,从古到今都是受上位者重视的东西。

  记得后世的几任领导人都是文官出身,后来因为一些王八蛋挑衅,用了一个武将出身的当了领导人,兼任军委会主席,岛国那边立刻就消停了,还说从来没跟华夏关系这么紧张过!

  那位领导人也够脾气的,多国峰会那会儿愣是没跟岛国的领导人握过一次手!

  为什么呢?

  除却一些国际问题,就是因为他出身军旅,脾气在那儿呢,人家就是不想跟侵略者的后代握手,你能把我怎么样?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