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4页_秦朝的美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羸政说了:要赈灾,首先要统计户口。

  户口?羸政想了想:你说的是户籍吧?

  对,户籍!古代的称呼,户口叫户籍。

  户籍一直都有统计啊!羸政莫名其妙:而且没有户籍怎么收赋税?

  这可是关系到国本的大事情。

  我说的户口,哦,户籍,跟你说的不太一样!李季阳掰开了跟羸政谈了一下。

  他们现在的户籍,太简单了。

  简单?

  是啊,太简单了!

  李季阳跟他掰扯,起码户籍上除了户主和一家人,还得要出生的年月日,是否婚配?

  家庭情况如何?

  生产能力如何?

  那么详细干什么?羸政莫名其妙。

  不详细,赈灾的时候就麻烦了!李季阳跟他说了许飞来了的事情,以及他的应对方法:如果知道详细的资料,不是更好赈灾吗?也防止别人吃拿卡要。

  别以为古代人淳朴就不会耍心眼儿。

  羸政也明显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想的更多:这个问题一时也无法解决,你先按照你的想法去赊欠粮食,我跟甘先生商量一下。

  好!李季阳对政治不感兴趣,这件事情算是丟给羸政和甘晶去解决了,他回去后就告诉许飞,按照计划进行。

  许飞第三天就走了,随后几日内,全秦国的大丰收粮店,不禁没有涨价,还推出了赊欠的业务!

  秦国虽然没有大量的损失,可民间依然有人食不果腹。

  大丰收粮店推出的赊欠活动,让很多平民都不敢相信!

  一直到一个真的揭不开锅了的平民,胆战心惊的找了人,做了保,到了大丰收粮店,粮店根据条件要求,真的拨给了他粮食,大家才相信,真的能赊欠啊!

  于是一窝蜂的去了各地的粮店。

  不过也有人想到要冒名顶替的,不过因为需要有人担保和保举,没有担保和保举的,一概不赊不欠!

  瞬间,秦国的压力更小了!

  羸政的私产也有粮店,不过为了不跟李季阳争锋,他没让人这么做,但是他的粮店里的粮价也没有上涨。

  以至于一些想要屯积居奇的粮店,不得不将价格降了下来,因为不降价也没人去买啊!

  等李季阳的赊欠活动举办之后,更是没几个人来买粮食了!

  在羸政生日的时候,李季阳送给了羸政一部《九九乘法表》。

  乘法口诀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但是,只限于一些学者,很少有人会外传。

  因为这个时候商人都不受待见,其实商业才最需要。

  给我?羸政指了指自己。

  李季阳点头。

  为什么?

  让你的人都学一下,识一下数。李季阳道:免得日后出去,让人给骗了。

  羸政理解的点点头。

  等韩非看到的时候,还很惊讶:臣的老师荀子,虽然很想统计一番,可终究没有统计成功,这是谁写的?不是从最后开始,却是从一一得一开始。不是一一如一吗?

  不是,是一一得一。羸政摸了摸薄薄的一张纸,上头用格子划分好,然后用秦篆写着字。

  这是小阳的师父交给他的吧?

  他给了自己,当生辰礼等到腊月初十的时候,出使他国的人都回来了,带着许多的东西:金钱财宝,还有堪舆图。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