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9章假的_鉴宝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斗彩,外行人都知道,这是国内极为珍惜的瓷器品种。

  但却很多人都会认为,斗彩这个定义,是从明朝成化时期就有的吧?

  毕竟,斗彩创烧于成化,且成化斗彩最珍贵嘛。

  由此一点,足以肯定,阐述斗彩定义的青年是学习过相关知识的。

  在唐顺暗暗肯定时,青年稍作停歇,接着讲道:“斗彩,一直以来,也有人称之为‘逗彩’和‘豆彩’。”

  “其依据是因为斗彩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泾河分明,大有相互逗趣的架势。所以,便传出了‘逗彩’这个定义。”

  “又因为其中彩青色如同豆青,所以,又有称呼为‘豆彩’。有关这些定义,其实都是错误的。”

  “有关这些错误,不少文献都有记录的……”

  说到这里,青年停顿了下,随即举例道:“比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寂园叟所著《陶雅》卷下有称‘何以谓之豆彩,豆者豆青也。……杂以他色曰豆彩。’”

  “此书后面还说,‘豆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而式微于乾隆,嘉道以后殆未之见也,亦名之曰斗彩。”

  “这里作者将豆青色称为斗彩,实际上说的是康熙豆青地五彩瓷器。这种五彩瓷器始于康熙年间,终于嘉道之时。”

  “如康熙豆青地五彩花果纹盖碗,以豆青釉色为地,五彩绘酸浆果纹饰,盖面与碗身各绘两枝。”

  “浆果包含在桔红色的囊状花萼内,绿色的枝与叶,乳白色的花冠,非常艳丽,是件精美的釉上五彩瓷器,而不是斗彩器。”

  “这种豆青地五彩器为康熙新创,以后各朝很少发现。其工艺时限,跟斗彩完全是两个概念。”

  “除了这个,还有民国时许之衡先生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有更正:‘何谓豆彩?盖所绘花纹以豆青色为最多,占十分之五六,故曰豆彩也。或称斗彩,谓花朵之攒簇有类斗争。或称逗彩,谓彩绘之骈连有同逗并,实则市人以音相呼,辗转讹述。’"

  “这些文献瓷书中用‘斗’字的同音字讹传出‘豆彩’或‘逗彩’之说。其‘攒簇有类斗争’为景德镇当地方言,有‘凑近、拼凑、聚集’之意。”

  “将多种彩色凑在一起为斗彩,这种说法与传统的成化时期斗彩瓷器特点完全是不相符合的。”

  一番细致的阐述,将斗彩的定义,解释得淋漓尽致。

  “啪……啪……啪……”

  不少人听得情不自禁,鼓起了掌来。

  这番讲述,十分详细,让不少人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特别是那些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一个个看向青年的眼神,如同看待高人的样子。

  在这番讲述之中,他们无疑是学到最多的。

  一阵掌声响过,时间已经悄然结束。

  青年微微鞠躬,便是坐了回去。

  这一回合的阐述,中国方面已经结束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