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农夫犹饿死_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众童声在朗诵的是中国传统古诗词《悯农》。整首诗的基调中带着不甘还有诗人对农民忙碌一年却依旧食不饱穿不暖的怜悯。

  从这座建筑内听到这样的朗诵,黄泽宇和牛犇是惊讶的。不是因为詹恩在弯月区开设了一所学校,也不是因为学校里在教中国古诗词。

  而是在于他们能听得出来,朗读这首诗的都是一些孩子,他们发出的是还没变声的童声。虽然语调怪异,虽然读的发音不标准,但是真正震撼人心的是黄牛二人能从这些孩子大声朗诵中听到了一种愤怒。

  一种能把一切都烧毁的愤怒。

  弯月区三层小楼的建筑是一所学校,一所免费的,可供弯月区适龄的六百多个孩子一起读书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采用黎中双语教学,这是这所学校的创立者詹恩强烈要求的。因为按照他的话来说,这个世纪将成为汉语的世纪,英语的作用越来越微弱。与其浪费时间学习英语,不如让孩子们学习汉语。

  这所学校的老师们都是在战乱前在各个学校任职的老师。因为战乱,他们流离失所。

  军阀和黑帮不尊重知识,政府军不在乎平民的培养,在战乱的国家一本先哲所著的启迪人类智慧的书本还不如一颗子弹值钱。

  如果不是因为詹恩回到黎国,准备彻底改变黎国的局势,并且准备彻底推动黎国的改革的话,埃尔法觉得自己可能在两年前就饿死了。

  埃尔法是一名老师,四十五岁。二十年前黎国还没战乱的时候曾经在中国留学,学习了文学和化学,是一名高材生。

  学成之后的埃尔法没有留在中国,反而回到了局势开始动荡的祖国,希望用他的知识来教育黎国的下一辈。

  在埃尔法看来,黎国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宗教对立,也不仅仅是外敌入侵。更重要的是国民没有开启民智。

  在二十年前,他在中国校园里曾经和很多中国学生以及教授探讨国际问题。那个时候的鹰国国力与日俱增,世界霸主的地位不可撼动。

  埃尔法也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觉得鹰国的路线是对的。

  可是他的教授还有学校的郑校长都进行过振聋发聩的演讲,告诉埃尔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政体没有一种思想是能够普世到任何一个国家的。

  埃尔法回国后参与教育建设,他将自己所学亲囊相受,希望能开启黎国民智。而不是只有少数的有钱人能好好读书,然后出国留学看这个世界。而多数贫民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埃尔法的理想是完美的,他教书育人,将黎国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的身上。可是黎国的局势日渐混乱,旁边的以国虎视眈眈。黎国境内两派宗教势力对立。

  对他们来说意识形态的斗争比人民幸福的福祉更重要。

  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局势越来越动荡,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