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四章 他是我兄弟_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学文怎么和传销惹上了关系?张桐有点纳闷,在李赛凤的诉说中,张桐慢慢的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王学文这人呐因为唐氏综合症的关系,所以造成了语言和记忆上的一些障碍和手脚协调性不是很好。当然还到不了弱智的阶段,不然当年不能让他念到高中。虽然说他高中成绩基本是年纪倒数,但至少高中课程是读完了的。

  当年高三上学期,张桐和同学们去ktv聚会喜迎新千年。之后张桐穿越了,王学文在学校里就张桐这一个朋友。所以他当时特别着急。帮着张桐父母忙前忙后的一直帮着寻找张桐。这王学文的成绩本来就不好,这一分心学习成绩就更不好。

  学校里面开过大会,考虑着是不是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就不要参加高考,或者干脆高三下半个学期就不上了。到时候学校给他们发毕业证,但是学就别来上了。因为当时淮海的高中教育资源也是属于紧张状态。一个高中班里要挤上五六十个学生,甚至有的学校要挤上七八十个学生。

  学生的座位已经小到坐进去就无法动弹转身的地步了。学校希望能把一批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劝回家去,把资源留出来给有机会上大学大专的同学。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复习学习环境。

  这话好说不好听,但现实便是如此。1999年大学还是扩招第一年呢还没有后来大学扩招到泛滥成灾的地步,也没什么私人院校之类的东西。99年高中考大学那难度可比二十年后高出不知道多少倍。即便是张桐读的高中在区里也算是前十的高中,但是一届能考进大学的也不算多。一个班级六十个人,能进一本线的大概就一两个,能进二本线的有个三五个,再来就是进大专的可能再有个七八个。当时每一个有希望考进一本线的学生都是学校的宝贝,生怕病了坏了。

  因为当时有三分之二甚至是更多的学生是没什么机会进大学大专进行学习的。而二十年后,高三应届毕业生考入大学大专的入学人数已经从99年的一百五十万人暴涨到了六百多近七百万人。二十年后的高中一个班级如果有六十个人,基本上就几个人考不上大学。毕竟三百分都能念大学了嘛,实在成绩差花点钱也能读。

  在当年的那种教育资源和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学校劝退一部分学习不好且爱捣乱的学生不让他们参加高考,这是一件放到全国都算是很普遍,且所有人都认为很正常很正确的现象。

  王学文原本也是在清退的行列,原本王学文学习不好,但至少上课积极认真啊。但是高三下半个学期他因为张罗着帮着找张桐,每天骑着自行车带着寻人启事的稿纸和浆糊桶围着淮海城区到处转到出贴寻人启事。也因为这事啊,让王学文的心渐渐不在学校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