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陈云甫谈为官理政(下)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陈云甫谈为官理政(下)

  待在河南开完座谈会后的第二天,陈云甫就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他太忙,不可能有太多的功夫全耽搁在河南。

  当然,此番自己带来的那个工作组并没有跟随陈云甫回京,而是留在了河南继续工作。

  回京的只有陈云甫和杨士奇两人,以及沿途护送的金吾卫。

  马车由双马拉动,很是宽敞,坐下他们两人倒是一点压力也没有。

  关于驾辂的规格,大家所耳熟能详的自然是‘天子驾驷’这句,不过这个礼法早就过时了,起码到了宋明时期就已经没有了这个要求。

  朱元璋乘的驾辂是九匹马,故而又叫九龙车,到了朱标这个皇太子这,便乘四马。

  现在老大哥继位当了皇帝,自然也就继承了朱元璋的九龙车,朱允炆坐上了四马车。

  陈云甫这个内阁首辅大臣自然不敢也不可能同皇太子同格,故而只能再降一等,乘双马。

  大明朝的王公一级的驾辂,都可乘双马驾辂。

  双马驾辂的好处在于马车可以打造的大一些,像陈云甫,就完全可以在马车内批阅奏疏、备点心茶水。

  像九龙车那更是分成内外两间,卫戍、秘书班子全都配齐,困了还有一张龙榻可以休息,简直堪称移动行辕。

  “这两日,明台在河南的讲话,门下都已经全数记了下来,回京后即刻着通政使司成文。”

  马车内,杨士奇一边忙活着替陈云甫添茶,一边小心翼翼的奉承:“知易而行难,难在何处,难在没有方向、难在人浮于事,而明台的指示却是高屋建瓴,直指本心,堪称为践行为官之道指明了方向,有了明台的训示,门下觉得日后就不会有知易行难了。”

  陈云甫本在看书,闻言抬头望向杨士奇。

  后者这马屁拍的多少是有些肉麻了,不过却也是给陈云甫提了一个醒。

  治理国家在于教育官员,教育官员在于改变官场几千年来养成的错误风气,想要改变风气就要督促官员干实事、肯干事。

  哪个能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都一肚子经史子集,大道理懂得比谁都多,可就是不愿意去干,没有养成知行合一的习惯。

  劝政类的典籍有很多,大多是古人总结下来教育做官的,包括到了大明朝,朱元璋自己还亲手编过一套《到任须知》,里面罗列了能有三十七八项的内容,都是教育如何实干的。

  要不,自己就厚着脸皮把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先摘出一部分来,编一套为官理政的书出来?

  杨士奇见陈云甫不说话,便只能自己顺着话继续言道。

  “门下对明台提出的知易行难是有切身体会的,故而,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此道理,从而践行知行合一的标准。”

  “如何一个切身体会法,说与本辅听听。”

  听杨士奇说他也有过知易行难的切身遭遇

  请收藏:https://m.dd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