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韩国公薨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身体不是一天跨的,而是长期的高压和过于敏感脆弱的心,导致朱标积病日久,最终一命呜呼。

  换言之,朱标是寿命走到了尽头,哪怕宫廷御医、内科圣手倾全国之力拼了命替其延续,也最终没能和阎王抢回来。

  自己的出现,哪怕已经提前干扰历史线,让老大哥比原时空的身体好上那么三分,但也仅仅是替其延续一定的寿命,而不是治愈。

  朱标究竟能撑到哪一天,谁心里都都没底。

  陈云甫还在牵挂老大哥朱标,却不知道,在此刻的莫愁湖行宫,李善长已经先朱标一步走到生命的大限。

  这可真和老朱没一点关系,李善长是自己大限到了。

  “善长。”

  太上皇朱元璋此刻就坐在李善长的床榻边,握住这个跟随自己三十多年,一步步帮助自己成立功业、建立大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的手,黯然神伤。

  “咱身边那么多老弟兄,终究还是都到了这一天,现在连你也要离开咱了。”

  李善长望着朱元璋,用力的咳出几声,好让自己郁在喉结的气顺开,得以说话。

  “陛下,老臣要走了。”

  “咱知道。”

  “在老臣走之前,老臣想和陛下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望陛下,能往心里去。”

  朱元璋微微偏首,抬袖擦了一下眼角。

  自从退位之后,连朱元璋自己都没发现,他现在越来越容易被感情所影响,大概是莫愁湖那优美的风光在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苍翠、凋零,使得朱元璋越来越容易伤春悲秋。

  他,不再是那个坚强如一块顽铁般的洪武大帝了。

  “你说,咱听着。”

  “第一件事,老臣想说说您。”李善长紧握住朱元璋的手:“老臣知道,知道陛下这些年不容易,扛着国朝一步步从一片废墟走到盛世江山,所以您比任何人都更在乎这个国家,比任何人都更加痛恨那些贪官污吏。

  可陛下,再如何痛恨,也不可迁怒,不能枉辜株连意气用事,国家很大,大,就需要人来治理。”

  朱元璋勉强笑笑,拍了拍李善长的手:“善长,这事你不用再担心了,现在是标儿当皇帝,咱,不管事了已经。”

  “老臣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当今陛下。”李善长提起朱标来,眼神里焕发一丝光彩:“当今陛下英明睿智,颇有您八成的风采,他选贤用能、宽仁开明,是不世出的一代明君,日后必可成就更大的丰功伟绩。

  可是,老臣听说陛下他的龙体已经愈发的糟糕,是吗?”

  朱元璋眼角抽动了两下,默默点头:“没错,前两天突染风寒,现在还不能视政,如果不是善长你今日突然病危,咱,可能就要去皇宫,替标儿把控大局了。”

  “一旦陛下他,真有什么不测,太上皇您可曾想过如何处置吗?”

  “咱,扶允炆继位。”

  李善长嘴唇嚅动几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点点头。

  “允炆太子殿下仁明孝友、机敏聪慧,可为新君。”

  朱元璋便开心起来,连连点头道:“是的,咱也是这么觉得的。”

  李善长是多想说些不同的意见,可所谓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底还是有忌讳的地方。

  想想自己的后代子孙,李善长终究是只能幽幽一叹,不复多言。

  便打算把话题引到如今的内阁首辅陈云甫身上,结果刚张口,猛然一口逆血涌上。

  “噗!”

  “善长!”朱元璋吓住了,而后望向昏厥过去的李善长连忙大喊御医。

  几名一直守在门外的御医闻声连忙入内,又是把脉又是扎针,最终,一个须发皆白的御医叹了口气。

  “陛下,太师他,薨了。”

  永乐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大明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太子太师李善长薨!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