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东六郡,根基已成!_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孙坚既然有朝廷的诏书,那么征东将军府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编制,想要出仕,任领将军府麾下的官吏,必须经过举孝廉,或举茂才。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毕竟在汉朝,没有科举这么一说的,一般这种名额都掌控在有名望的人身上,或者手握重权的官吏身上,这也是世家的一个大优势。

  “仲谋,你为什么突然想要这么早的出仕呢?”蔡邕面色有些凝重起来了,目光凝视着孙权,神情有些疑惑,道:“虽然某家知道你也许有这个能力,但是你毕竟才十二岁。”

  来江东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孙权,他也算是一天比一天了解,除了正经八百的学识之外,在很多方面,孙权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个杰出的成年人。

  以蔡邕的名望,举一个孝廉,到哪里一个诸侯麾下都能用,这就是蔡邕的名声,孙权就是想用蔡邕的名声,省去一些麻烦事情。

  “我孙权出身就是孙家二公子,一直高高在上,就是想做一次县令,亲近亲近下面的百姓,了解一下他们,顺便体验体验自己的能力,历练一下。”

  孙权没有说老实话,倒不是刻意的隐瞒,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他想要从现在就建立金陵,为日后江东迁都做准备,这个说出去也没有人相信啊。

  “你个榆木脑子能这么想,倒是一件好事。”

  蔡邕沉吟的片刻,才露出了一抹笑容,道:“以你的能力,一县之令,倒不是不可,行,此事算是好事,某答应了,孙文台返回吴县之后,某会正式为你举孝廉。”

  “谢谢伯父。”

  孙权的小脸露出了一抹笑容,恭敬的道。

  “不过汝之功课绝对不能落下,不然,以后你也别来见昭姬了,哼!今日的功课就和昨日一样,把这一篇《中庸》再抄一遍。”

  蔡邕说完,直接长身而起,拂袖而去,留下孙权孤零零的一人,有些欲哭无泪的看着案桌上那本万恶的书本。

  “本公子命苦啊!”

  无奈,孙权只能趴在案桌之上,开始苦命提笔而书,写毛笔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对孙权来说,困难程dù还是有的,一个字一个字,很揪心。

  “权。”大约半个时辰,书房的门被一双芊芊小手推开了,蔡琰一手提着白色宫裙,蹑手蹑脚的走进来。

  “蔡姐姐,你来了,伯父呢?”孙权一看,双眸环顾四周,急忙看了看,蔡邕这个人讲究礼仪,是一个不懂变通的老古董,他绝对不允许家里的闺女还没有出嫁就和孙权天天见面。

  “爹爹为了江东书院的事情,已经去赶赴一个吴县朋友的宴会。”蔡琰小脸红扑扑的,低声的道。

  在吴地,蔡邕虽然没有根基,但是不代表没有朋友,昔日他落魄吴县,结交不少儒道中人,既然他已经答应了成为江东书院的祭酒,自然要为江东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