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简襄之烈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鞅?

  这个名字就像是惊雷一般在宰予的耳边炸响。

  这不是赵简子吗?

  当今晋国上军将,未来的晋国元帅,联合四卿驱逐范氏、中行氏之人,为三家分晋奠定实际基础的开创者,执政晋国长达十七年的一代枭雄。

  如果他是赵鞅,那……

  宰予扭头看向那个趴在地上的孩子。

  这个小孩儿该不会是赵襄子吧?

  宰予的面部表情忽然变得微妙无比,甚至还有些尴尬。

  如果是遇上了晋国的其他卿大夫,宰予还不至于此。

  但问题是,赵鞅可是被夫子极力批评过的人。

  赵鞅很快捕捉到了宰予的微表情。

  “您这是怎么了?”

  有些话,宰予也不好明说,他只能回道:“孟子可能没对您提到过,我的老师,是鲁国的孔子。”

  此话一出口,赵鞅立刻明白了宰予的意思。

  晋国六卿虽然表面和睦,但实际上却同鲁国的三桓一样,各有各的算盘和阵营。

  韩赵魏三家时常抱团取暖,范氏与中行氏世代交好,智氏则在两个阵营间左右横跳。

  十年前,范鞅为了对抗刚刚接任晋国元帅之位的魏舒,与中行寅密谋铸造刑鼎,打算将当年范宣子执政时期制定的刑书刻在鼎上。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杀一杀魏舒这个新任元帅的威风,告诉魏氏不要以为当了元帅就不把范氏、中行氏放在眼里。

  第二,晋国自唐叔虞开国以来,一直恪守周礼,以周礼为治国方略。但周礼维护的是晋国公室的利益,而非六卿的利益。

  现在晋国公室衰微,六卿势力逐渐做大,如果还在周礼的框架下活动,难免会束手束脚。

  而范宣子执政时期所制定的法度,就是对于周礼的一次挑战。

  晋国的新法,赋予了六卿极大地权力,将他们彻底从周礼的君臣体系中解放出来,俨然成了六个国中之国。

  但范鞅和中行寅虽然想要铸造刑鼎,但却又觉得挑战周礼这口黑锅实在太大,于是他们就想了个办法,找赵鞅来当这个背锅仔。

  范鞅与中行寅密谋之后,召赵鞅前来与他们一起到汝水之滨修筑新城。

  赵鞅到地方之后,范鞅先是派他收缴当地的民间铁器,声称要上缴国家。

  铁器收集完毕后,中行寅又声称元帅魏舒下令,要把这些铁器熔铸成鼎。

  等到赵鞅意识到不对时,刑鼎已经铸成。

  果不其然,正如范鞅预料的那样,刑鼎铸成之后,各国士大夫的批判之声如浪涛般传来。

  但范鞅和中行寅作为幕后策划者,虽然也被批判了,但唾骂声主要来自于晋国国内了解内情的人。

  晋国大夫蔡史墨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谴责三家。

  他大骂范氏、中行氏干出这种欺君犯上的事情,迟早会走向灭亡。但赵鞅虽然牵涉其中,但他不知道其中内情,如果修养德行还是可以避免祸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