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青衫入侯府_幻梦新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宾主落座。

  仆妇端着一个黄铜盆走了过来,半蹲行了一礼,然后服侍他们净了手,又有人奉上三盏香茗。

  咳嗽了一声,王莽率先开口。

  “东方先生昨日休息的可好?住得可还习惯,府上还有什么短缺吗?”

  “劳侯爷惦记,一切都好,也不缺什么。”

  “那就好,先生这次来长安,下一步行止如何打算?”

  东方明微笑道:“在下才疏学浅,来到京城只为求学而来,想进太学读书,只可惜出身微末,无人举荐。”

  王莽心中一动,这本是方才自己和刘歆商量的第一步计划,没想到没等自己提出,对方却已经存着这个想法。

  “这到不难,刘歆先生此刻兼任太学博士祭酒,明日让他给先生录上名字就是。”

  东方明没想到如此顺利,心中暗喜,盘算着现在要不要向这个过几年就要当皇帝的人套问一下天谕阁的情况,不过转念一想,对方对自己如此客气有求必应,肯定也对自己也别有所求,还是先把段会宗给自己的那封推荐信拿出来看看情况。

  一边想着,从怀里取出那封信双手递给王莽。

  “多谢侯爷成全,这是段老都护给您的信,请您过目。”

  王莽双眉一挑,接过信展开观看。

  段会宗在信里大大夸奖了东方明一番,说此人武艺高强,见识不凡,而且还会很多异术,尤其提到了以东方明之才若是进入天谕阁或许可以解开天书之密,请王莽酌情处理。

  王莽心中很是震撼,段会宗一生严正刚毅,若是东方明没有真才实学,他绝不会如此夸奖。而且没想到段会宗把天谕阁的事已经告诉了东方明,天谕阁乃是留侯张良所创,自从汉武帝下旨雪藏之后,已经是皇家之秘,不光是百姓,就是朝中也极少有人知道,段会宗既然向东方明透露,必然事出有因,弄不好此人真能解开那卷天书,如此一来,自己和刘歆订的这个计划不但能救王昭君,甚至可以一箭双雕。

  他把推荐信递给一旁的刘歆,随后开口说道:

  “没想到段老将军对先生如此器重,将我汉室的天谕阁之密都告诉了先生,我也就不隐瞒了,敢问东方先生可曾见过天书?”

  东方明摇了摇头。

  “段老都护向我提起天谕阁时,语焉不详,至于天书,我更是从没听闻。”

  王莽一脸严肃,看着东方明,诚挚的说道:

  “天谕阁不比太学,乃是我大汉皇室圣地,阁中祭酒虽然可以出阁选材,但还需太学首肯,天子御批,对入阁之人,审查极严,刘歆先生与阁中祭酒熟识,倒是可以在其中穿针引线,玉成此事,只是在这之前,本爵不得不问问先生的来历师承。”

  这番问话在东方明的意料之中,来长安这一路上他把自己对孙建编的那套来历反复推敲完善,增补了不少细节,自觉已经没有了太多破绽,此时见王莽问起,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那套鬼话搬了出来,足足说了有一炷香的时分。

  这次东方明编的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王莽和刘歆听得悚然动容,只觉得他那位恩师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世外高人,可惜仙去,颇为遗憾。

  直到东方明说完,王莽和刘歆对视一眼,似乎都没听出什么破绽。

  王莽叹了口气,唏嘘不已。

  “不想东方先生虽怀大才,命运却是如此多舛,更令人惋惜的是令师已然羽化,我等俗人竟无福一见。”

  这时,一旁的刘歆开口道:“以先生之才,想来通过天谕阁几位祭酒的考核应该不难,只是一节,先生这身世若想入阁,天子御批那关恐怕要生出不少枝节,我倒有个拙见,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王莽开口道:“刘先生既有良策,快快请讲。”

  刘歆微微一笑,看着东方明说道:

  “先生复姓东方,却是极巧,正好我与我朝老前辈东方朔同姓,东方家族在孝武皇帝时曾盛极一时,可惜老前辈故去后人才凋零,近百年来逐渐式微,又没有世袭爵位,此刻过的颇不如意,此刻若是由侯爷出面,能让东方先生在东方家的家谱上挂个名字,所有的事就可以名正言顺了!不过此事事涉人伦,不知道东方先生是否愿意委屈一二。”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