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与盐商斗智_道起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如海想要收税,盐商们i想要赚更多的钱,从他这里拿到更多的盐,这本就是一场资产阶级与官僚阶级的对抗,也是权利争锋,并没有那么简单。

  十日很快过去,当林如海再次召开盐会的时候,徐大人病了,蔡大人到了老母亲的祭日,回乡祭祖了,亢氏倒是来了,可是另外崔家和郑家两个大盐商却没有来,剩下的都是七七八八的中小盐商。

  按照往年的惯例,年节的盐会可以收银三十万两,主要是年引和春季一季度的季引所得,后面三季的季引,又能够收十万两。

  林如海皱着眉,亢家能有六七万两,李家也能上缴四五万,这些中小盐商可以贡献四五万两,剩下有十三四万的缺口,至于蔡大人和徐大人,林如海早知道二人跟没来的两家盐商是一伙的,他们还大肆给那些拿着恩典盐引的勋贵世家行方便,悄悄从盐场运盐,当他不知道?就是怕出今天这种幺蛾子,也是怕勋贵世家们躁动,要是一锅端了,肯定会有动荡。

  盐引制度本来是个极大的进步,能够有效管理盐业,国库又能够充盈,还能促进民间盐商业的发展,要是依靠朝廷建立运转各地盐用,相当于又一套衙门的建立,耗资巨大,这样的制度建立起来非常难,才诞生了盐引制。

  开国武帝用开中法强边军,原是一项伟大的举措,可惜的是被勋贵世家破坏了。最先是公主王爷们求恩典,拿到几乎免费的盐引,接着勋贵世家又来哭穷,为了一碗水端平,又不能不给。慢慢的,开中法就废了。

  太上皇时见开中法变成一锅粥,老鼠苍蝇满天飞,万恶的中间商赚差价,把他的钱包搞瘪了不说,还把边军整废了,那时候每年的盐税折合银子一共才四十来万两。

  可是面子上总不能过不去,不利于上下团结,就直接把开中法废了,重新制定盐法,让盐商可以直接用银子买盐引,让勋贵们没办法从封疆大吏那里讨盐引,也给王公之流个警告,并大量减少皇亲国戚的奏讨盐引。

  盐商能自己买盐引了,就断了中间商的特权。现在每年一百三四十万两,真是天差地别。

  为了重新获取利益,勋贵世家们就往两淮、湖广、两浙等盐运司见缝插针,盐运司管理着盐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见形式又开始变坏,就出现了巡盐御史之职,基本上都由科举而出的天子门生出任,这就给钱袋子上了一层保险。

  前面徐大人和蔡大人的位子空了,亢氏名亢晨,本来可以上座,不过那左边的位置却坐着一个没见过的少年,他身穿竹花缂底金狮纹箭袖,头上一头黑亮头发,并未束冠,只是结一发束在头顶,用金缕红发带扎绑,两鬓垂下两条黑云缕,贵气自生,大方坐在左上首位,丝毫不觉得自己不该坐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