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生菜不是生菜,莴苣不是莴笋……_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三百两银子?”

  朱高炽听到朱瞻基算出来的结果,惊了一下。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有了这么多银子,完全都可以在一些地方买上上百亩上好的良田了。

  这哪里还是难民啊?

  如此一来,这些难民怕是立即就会变成了富民吧?

  朱瞻基没理会自己傻爹一脸惊讶,他这种算法其实是说起来应该还有些保守了。

  毕竟他到时候也不可能只种黄瓜,这个时代的蔬菜种类还是十分丰富的。

  各种瓜类,豆类,还有蔬菜,加起来几乎不下上百种。

  而且别看这些难民赚的多,实际上,他赚的也更多。

  虽然无论是温棚,还是种子,这些钱都是他出的。

  一个棚子的收益也是他和那些难民平分,但是也能得到六十两。

  再除开各种成本,差不多盈利也在三十五两左右,一亩地十个棚子就是三百五十两。

  一万亩地的温棚,他就差不多能赚個三百五十万两了,十万亩就是三千五百万两。

  整个应天府足足上千万人口,除去一部分底层的农民,以及军户等等。

  十来万能够消费得起反季节蔬菜的人还是能轻易找出来的。

  不仅如此,这样子一来,如果有十万亩土地的温棚,就能安置差不多两万左右的难民。

  让两万人,在一个冬天里,做到脱贫致富,几乎人人超越小康水平。

  如此一来这些人有了钱,必然又会带动应天的经济发展。

  毕竟这些人都是外地人,如果想要留在应天,必然就会花钱各种安置。

  不过朱瞻基没给傻爹讲那么长远的经济发展。

  只是逮着傻爹喜欢关注的点,讲道:

  “有了钱,这些难民不管是来年把家安置在应天也好,又或者重新购买土地回到家乡也罢,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朱瞻基看着惊呆了的傻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另外我打算学习太爷爷一样,在应天划分出来一百亩左右的土地,建造一些房子,专门用来安置这些难民,如此一来有了生活的保障,也有了住处,这个冬天这些难民才算是真正的安置了下来,到了明年有了钱,日子就好过了。”

  听着儿子的话,朱高炽就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觉得自己儿子对于百姓,还是不错的。

  这点很像他。

  做人不能忘本,自家的底子就是老百姓,事事就必须想到老百姓。

  不过话虽然如此,该敲打还是要敲打,朱高炽想了下就道:

  “这点你的想法虽然好,但是你如何去说服那些勋戚把地卖给你啊?他们一个个的都把这些土地当成了命根子,更何况是应天的土地,岂是你说想买,人家就能卖的?就算卖?人家又会卖你多少土地?难民的数量又会有多少?那些土地能够安置那么多难民吗?”

  朱瞻基嘿嘿一笑,他倒不觉得这事儿麻烦。

  毕竟他手上的皇庄其实就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