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8章 短暂的禹王,永远的大明太师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云甫是个言而有信的人,他既然答应了陈景和这次新内阁的组阁完全由后者来负责就绝不会再插手。

  他也没时间去管。

  三十万远征军已经抵达到了金州,随后便是这些远征军的家眷和愿意离开中州迁往金州的百姓。

  自愿报名自愿离开。

  这又是足足三百多万人。

  后勤的准备、路线的选择、沿途的供给,这些都是极大的考验。

  好在这些年因为同蒲向东做生意的原因,亚欧已经建造了数十个完备的中转海港,不过从伊比利亚半岛去往金州仍需要四十余天,如此漫长的行程,三百万人显然是不可能一口气全送过去的。

  一趟十分之一,一半船只载人、一半船只装物资。

  而在这期间,陈景和经历长达两个月的筹备后,也将新内阁的草架搭建了起来。

  新内阁的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十五人,其中南方占了八人、北方占了七人。

  至于为什么说是草架,因为这个内阁的最终人数和权力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既然新内阁将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那这个内阁的入阁条件或者直接说如何入阁由谁来决定?

  内阁决定吗?

  那不就成了“世卿世禄”的翻版,我推荐你儿子入阁,你们推荐我儿子入阁。

  若是这么搞的话还不如皇帝家天下。

  别人不说,陈景和第一个不愿意。

  他为了鼓捣出这个新内阁甚至放弃了继承陈云甫王位的资格,哪能任由新内阁搞举荐制。

  中国的选官制度有哪些模板?

  西周的世卿世禄制,也就是父传子、子传孙,卿和大夫的官位世代传承,这是那个世代的特点,因为太落后,教育更是一清二白,国体还是奴隶制,自然不可能给百姓当官的晋身渠道。

  世卿世禄制淘汰。

  秦朝的军功制直接跳过。

  汉代的举孝廉、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也不能考虑,因为选官的主导权在地方世家门阀,也就是前文中提及的士绅地主阶级,这个阶级是皇权制度下最稳固的国家基石,也是最腐朽的制度产物,现在的大明就算开倒车都开不回去,因为资本主义的风都吹了二十多年,早把传统的地主阶级熏染成资本家了。

  这个制度一样不适合现在的中州,不予考虑。

  科举制?

  现在的国家公考就是换壳的科举,没问题,用起来挺顺手,但科举制套入内阁选员似乎总觉得不合适吧。

  “通过考试进内阁,这不开玩笑呢吗。”

  十五人的临时内阁会议上,一群人议论纷纷。

  “考题怎么出、考官谁来当?这些问题都没法解决,所以这种方法也不行,内阁增补选员绝不可以用这种办法。”

  思来想去,什么制度都不合适。

  陈景和两手一摊:“既然都不行,那就只剩下公推制了。”

  公推制,也就是公选,直白点翻译就是民主选举。

  

  请收藏:https://m.dd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